胃不舒服怎么办?消化内科医生教你养胃的5个实用方法
近总感觉胃胀、反酸?吃什么都觉得不消化?别急着乱吃药,今天我们就来消化系统的那些事儿。作为人体重要的"加工厂",消化系统一旦出问题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那么,哪些症状需要警惕?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养护肠胃?
这些消化问题常见
消化内科常见的症状非胃痛莫属。很多人一吃辛辣刺激食物就胃痛,这往往与胃炎有关。胃镜检查显示,60%以上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炎。除了胃痛,反酸、嗳气、腹胀也是典型症状。
另一个高发问题是功能性,特点是餐后饱胀、早饱感明显。数据显示,这类不适在都市白领中发生率超过30%。如果发现潜血、体重骤降,更要及时就医排查。
胃镜检查真的不可怕
很多人对胃镜检查心存恐惧。事实上,现在的胃镜直径仅9mm左右,检查前会使用局部麻醉,全程约5-10分钟。对40岁以上人群,即便没有明显症状也建议每2-3年做一次筛查。
胃镜更是让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检查。医生提醒,检查前需要禁食8小时,高血压患者当天可以正常服药。检查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进水。
5个养胃小贴士
1. 规律饮食很重要。建议早餐7-9点,午餐11-13点,晚餐17-19点进食。每餐七分饱,细嚼慢咽少20分钟。
2. 忌口清单要记牢。咖啡、浓茶、碳酸饮料、辛辣食物都容易刺激胃黏膜。胃不好的人更要戒酒戒烟。
3. 睡觉姿势有讲究。胃食管反流患者可以将床头垫高15度,睡前3小时不要进食。
4. 适当运动助消化。饭后散步20分钟有助于胃肠蠕动,但要避免剧烈运动。
5. 用药别忽视。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损伤胃黏膜,长期服用要配合护胃药物。
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
如果出现持续上腹痛超过2周、呕血或黑便、吞咽困难、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诊。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,建议每年做一次幽门螺杆菌检测。
现在很多医院的消化内科都设有专病门诊,比如胃食管反流门诊、脂肪肝门诊等。提前预约可以避免长时间等待。
后提醒大家,养胃是个长期过程,不要盲目相信偏方。平时注意饮食作息,有问题及时就医,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。记住: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!


